2025年5月15日至16日,美联储主办了第二届托马斯·劳巴赫研究会议。作为汇聚顶尖学者与经济政策制定者的高级别论坛,本届会议核心议题是探讨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的潜在调整。TMGM官网分析师与会专家及前美联储官员对2020年修订的框架进行了深入评估,并提出了多项改进建议,为未来可能的修订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鲍威尔:适应新挑战,框架评估进行中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开幕致辞中明确指出,为应对新冠疫情后通胀与利率前景出现的结构性变化,美联储正着手调整其整体政策框架。他强调:“美国可能正步入一个供应冲击更频繁、持续时间也更长的时期,这对经济和央行都构成严峻挑战。”鲍威尔透露,政策框架评估预计将于今年8月或9月完成并公布结果,同时保证当前的利率决策方式在短期内将保持不变。
回顾2020年框架修订及会议新见
本文旨在回顾2020年美联储政策框架修订的背景与核心变化,并梳理第二届劳巴赫会议上专家们基于该框架实施经验所总结的教训及改进建议。
2020年货币政策框架修订的背景:应对“三低”环境挑战
2019年初至2020年8月,美联储对其2012年首次制定的《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战略声明》[1]进行了首次公开审查,并宣布此后将每五年回顾一次。审查内容涵盖政策策略、工具运用及沟通实践。
此次框架重估的深层动因源于金融危机后十年间经济环境的剧变及其带来的全新政策挑战。这十年间,美联储及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面临的“新常态”是:低利率、低增长、低通胀以及显著平坦化的菲利普斯曲线。其中,政策利率长期徘徊于有效下限(ELB)附近,以及通胀持续低于2%的目标水平[2],成为最显著的特征。
主要政策挑战:
- 零利率下限约束: 政策利率接近零,大幅限制了传统降息刺激经济的空间。
- 通胀持续低迷: 通胀长期低于目标值,削弱了通胀目标制的公信力及政策效力。
- 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 通胀与就业之间的传统关联性减弱,导致双重目标管理复杂化:
- 平坦的曲线意味着仅凭通胀指标难以准确判断经济是否过热[3]。
- 通过调控就业来稳定通胀的传统传导机制效果下降。
- 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影响增大,使得锚定通胀预期变得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