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点阵图预示今年还有两次降息,但市场仍在猜测:这究竟是鲍威尔的谨慎,还是转向的开始?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之间。这是2025年的第一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的再次降息。
尽管降息符合市场预期,但美联储内部出现的罕见分歧和鲍威尔记者会上的措辞让市场陷入困惑。美股反应不一,美元指数震荡起伏。
花旗银行分析师团队却指出,市场可能误读了美联储的讯号——所谓的“风险管理”举措并非鹰派表态,美联储仍可能在年内继续降息两次。
01 美联储降息,市场陷入困惑
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以11比1的投票结果通过降息25个基点的决议。唯一投反对票的是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他主张更激进的降息50个基点。
米兰是特朗普任命的美联储理事,同时兼任白宫国家首席经济顾问。他的反对票凸显了白宫与美联储之间在货币政策上的微妙关系。
美联储在声明中修改了关键措辞,删除了“劳动力市场状况仍然稳健”的表述,承认“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小幅上升”。这一变化标志着美联储政策重心的转移。
尽管降息决定符合市场预期,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引发市场不同解读。他强调“没有必要快速调整利率”,将被市场视为鸽派不足的信号。
02 点阵图暗示,今年还有两次降息
美联储同时发布的最新点阵图提供了未来政策路径的重要线索。点阵图显示,19名美联储官员中有9名认为,到2025年年底,美联储还将降息两次。
这意味着美联储预计今年内还将再降息50个基点。华泰证券基于这一指引,已将美联储年内降息次数从2次上调至3次,预测10月和12月将分别再降息25个基点。
点阵图还显示,美联储预计2026年和2027年将分别再降息一次。这表明美联储采取了渐进式降息策略,以避免经济过热或过冷。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位美联储官员预测到今年内政策利率将再下调125个基点。这位官员被认为可能是新加入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
03 花旗观点:市场误判美联储信号
花旗银行分析师团队认为,市场可能误读了美联储的讯号。在花旗建立的美联储政策立场指标中,当前市场对终端利率的定价低于由通胀和增长指标所暗示的水平,显示美联储的政策立场已处于“明确的鸽派”。
花旗指出,所谓的“风险管理”举措并非鹰派信号,而是美联储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谨慎表现。美联储正试图平衡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与通胀持续性的关系。
花旗分析师Derome Robinson及其团队在研报中称,在美联储政策立场趋于鸽派的“再通胀”时期,黄金与股票等风险资产之间的正相关性会显著增强,两者价格往往同步走高。
然而,当前市场对这一相关性的定价明显不足,期权市场所反映的黄金与标普500指数等风险资产的六个月隐含相关性,远低于在类似鸽派环境下实际发生的水平。
04 历史分歧,美联储内部现双向异议
本次美联储会议出现了罕见的内部分歧。多家机构在会前就预测可能出现“双向异议”——鸽派要求更激进降息,鹰派则主张维持利率不变。
摩根大通预计会出现2-3票支持50基点降息;德意志银行预估3名鸽派叫阵50基点降息,1-2名鹰派主张按兵不动。
最终投票结果显示,只有米兰一人支持降息50个基点。但分析师认为,这种分歧反映了美联储内部存在的深刻政策理念差异。
澳新银行指出,除了米兰支持更大幅度降息外,可能至少还有一位官员(如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反对任何政策调整。这种双向反对意见是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
05 经济背景,降息决策的复杂考量
美联储降息决定背后是复杂的经济环境。美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学者指出,本次降息是在美联储自身微环境、美国内部环境及国际环境都十分复杂的背景下作出的决策。
经济数据显示,美国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放缓,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小幅上升但仍维持在低位,通货膨胀率上升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高位。
8月份美国仅新增2.2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攀升至4.3%,创近四年新高。这不仅表明美国就业增长放缓,每周平均工时的下降更被视为雇主需求减弱的信号。
通胀方面,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核心CPI仅环比上涨0.3%。这使得美联储在平衡就业下行风险和通胀持续性之间面临艰难抉择。
06 政治压力,白宫与美联储的微妙关系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今年1月上任以来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认为降低借贷成本将推动经济增长。特朗普采取了多种手段施压,包括批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和鲍威尔并试图解雇鲍威尔。
最具争议的是特朗普将其首席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安插”进委员会。米兰在为美联储服务的同时,仍保留着他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职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近期警示,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干预美联储独立性的行为,称其意在谋求对货币政策的个人控制权,“可能引发更大的经济灾难”。
面对政治压力,鲍威尔试图避免卷入有关美联储的政治争议。当被问及米兰同时担任白宫职务是否影响美联储独立性时,鲍威尔强调:“我们坚定地致力于保持独立性”。
07 资产影响,降息环境下的投资策略
花旗银行分析指出,在美联储降息环境下,不同类型资产表现不一,投资者需要根据经济背景选择策略。
在利率下降、债券收益率曲线趋陡以及经济数据向好的情景下,房地产、非必需消费品以及信息技术行业表现出色。从股票风格与规模来看,中小盘股应该会受益,成长型股票表现优于价值型股票。
在利率下降、债券收益率曲线趋陡以及经济数据恶化的情景下,公用事业、房地产、医疗保健和必需消费品行业等传统防御性行业表现更佳。
花旗特别强调,在美联储鸽派立场下的“再通胀”时期,黄金与股票等风险资产之间的正相关性会显著增强,两者价格往往同步走高。当前市场对这一相关性的定价明显不足。
景顺报告指出,自8月中旬以来,国际黄金价格飙升逾8%,站上3600美元/盎司。今年以来,国际黄金价格涨幅已近40%。
08 未来路径,渐进降息的可能性
展望未来,花旗银行预测美联储将在未来五次议息会议中累计降息125个基点,政策利率或跌破3%。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进入一个较为持续的降息周期。
联博基金固收及多资产市场策略负责人骥宇预计,美联储将采取渐进式策略,“年内有望降息2-3次,每次25个基点”。其依据在于美联储正试图平衡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与通胀持续性的关系。
保德信固定收益副主席、首席全球经济师Daleep Singh也持相似观点,他指出基于通胀率在2026年前仍将维持于3%以上的预期,美联储预计将持续渐进降息,直至在2026年达到3.0%-3.5%中性利率区间。
这种渐进策略将使美联储有时间评估关税和财政政策的影响。同时,他警告称,若在通胀高企环境下过快降息至中性水平以下,将显著增强经济面临的尾部风险。
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决策层倾向于在2025年年底前再降息0.5个百分点。
花旗分析师认为,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立场存在误读——当前市场对终端利率的定价实际上低于由通胀和增长指标所暗示的水平,表明美联储已处于“明确的鸽派”区域。
随着美国失业率持续上升至4.3%,创近四年新高,美联储在未来几次会议上继续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很高。
对于投资者来说,关键不是纠结于单次降息幅度,而是理解美联储在复杂经济环境与政治压力下的长期政策方向——渐进降息仍是最可能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