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谈判倒计时开始,两国官员正进行最后冲刺,以解决持续多年的关税争端。
TMGM官网分析:印度和美国正加紧推进一项临时贸易协定,最早可能于本周宣布。根据印度官方消息,双方正争取在7月8日前完成谈判,以赶在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的26%“对等关税”暂停期结束前达成协议。
美国于今年4月2日对印度商品加征26%的“对等关税”,但暂停征收90天,有效期至7月9日。不过,10%的基准关税仍然有效。临时协议的达成将使印度商品免于面临额外关税冲击。
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5月下旬在华盛顿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进行了密集磋商,为临时协议铺平道路。
01 谈判冲刺阶段
随着7月9日关税暂停期限的临近,两国谈判团队正在做最后的努力。一位印度官员透露:“我们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进展远超其他国家……在这90天里存在许多可能性。”
谈判桌上摆着双方的核心诉求。印度寻求完全豁免美国加征的26%关税,同时为国内劳动密集型产品争取更大市场准入,涉及纺织品、宝石和珠宝、皮革制品、成衣等关键出口领域。
美国则聚焦于降低其工业产品、电动汽车、葡萄酒、石化产品以及苹果、杏仁等农产品进入印度市场的门槛。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继续限制转基因作物进口,但对非转基因产品如牛饲料的苜蓿干草持开放态度。
在最新一轮部长级会谈中,双方已就协定初步框架进行了深入磋商,技术团队计划在5月22日前完成审议工作。
02 分阶段路线图
美印贸易谈判采用 “三阶段”推进方案,展现出务实且雄心勃勃的贸易合作框架。
第一阶段的临时协议预计将在7月初达成,主要涵盖工业品市场准入、部分农产品及解决质量控制要求等非关税壁垒问题。这一临时安排将为后续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阶段计划在9月至11月期间达成更广泛的协议,覆盖双方4月商定的19个领域。这一阶段的时间点颇具战略意义——可能与特朗普计划访问印度参加 “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峰会的安排相契合。
第三阶段将是全面贸易协定,需获得美国国会批准,预计最早明年才能完成。这一长期框架将彻底重塑两国经贸关系。
03 关税让步与市场开放
在关税让步方面,印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据此前报道,新德里提出将60%美国产品关税降至零,同时为印度从美国进口的近90%商品提供优惠准入。
这一重大让步将使两国之间的平均关税差异下降9个百分点,显著降低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贸易壁垒。印度愿意削减第一阶段中价值230亿美元进口的一半关税,这可能是该国多年来最大的关税削减举措。
作为回报,美国将为印度劳动密集型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并撤销4月2日实施的对等关税措施。双方同意对来自彼此国家的90%以上产品实行免税,实现互利共赢。
04 宏伟目标与挑战
两国领导层已设定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较目前的水平翻倍以上。这一目标在莫迪今年2月访美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得到确认。
数据显示,美国连续第四年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2025财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318.4亿美元。美国约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8%,占其商品贸易总额的10%以上。
但谈判之路并非坦途。美国法院最近一项裁决给贸易谈判蒙上阴影,印度正在谨慎评估该裁决对贸易政策的影响。一位印度官员坦言:“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最终获得的利益将决定我们在协议中最终确定的内容。”
美国还保留使用其他法律条款加征额外关税的权力,增加了未来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
05 经济战略格局
对于印度而言,此次谈判是其全球经贸战略的关键一步。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曾强调:“鉴于印度未来25至30年的增长潜力,以及庞大、充满抱负的年轻人口将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我们相信印度将成为一个与美国达成良好协议的有力例证。”
穆迪预测印度2025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3%,尽管低于此前预测的6.7%,但仍将是二十国集团中最高的增长率。这一强劲增长前景增强了印度在谈判中的地位。
同时,印度也在积极防止成为他国商品转口美国的通道。印度官员明确表示:“印度既不会成为自家产品的贸易转移出口地,也不会成为他国利用印度转口的避风港。”这一立场反映了印度希望建立可信赖贸易伙伴声誉的决心。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此前表示,印度很可能成为特朗普政府“互惠关税”政策下首个达成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
随着谈判进入最后阶段,两国能否实现贸易关系正常化,将直接影响莫迪与特朗普共同设定的宏伟目标——到203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
协议达成的意义远超数字本身,它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为印度制造业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窗口。而对美国企业来说,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市场大门正开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