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被迫离开Uber的创始人,如今可能通过一扇中国公司打开的侧门悄然回归——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的名字重新闪烁在Uber的谈判桌上。
TMGM官网分析: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屏闪烁着日经指数突破40000点的历史性数字,而在硅谷的会议室里,另一场可能改变全球自动驾驶格局的谈判正在上演。Uber正与其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磋商,拟协助其为收购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美国业务筹措资金。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迅速反应:6月26日,Uber股价上涨3.8%创历史新高,小马智行美国存托凭证(ADR)更是暴涨21%。这场交易若达成,不仅意味着卡兰尼克在离开八年后以特殊方式重返Uber生态圈,更将重塑自动驾驶行业的竞争格局。
01 创始人回归的戏剧性转折
2017年6月,卡兰尼克在一场董事会政变中被罢免CEO职务,两年后彻底退出Uber董事会1。这位曾以铁腕手段将Uber推上网约车王座的创始人,一度与亲手创建的公司形同陌路。如今,谈判桌上出现了戏剧性转折:Uber正主动邀请这位“弃子”回归,共同竞购小马智行美国子公司。
根据谈判框架,卡兰尼克将亲自执掌小马智行美国业务,同时继续领导其2018年创立的云厨房企业CloudKitchens。这种“外部操盘”模式巧妙规避了直接重返Uber的尴尬,为双方提供了战略缓冲。
彭博行业分析师评估显示,由于小马智行美国业务尚未产生实质收入,这笔交易估值可能低于5亿美元。但战略价值远超数字——卡兰尼克对机器人技术的浓厚兴趣正与Uber的自动驾驶野心形成交集。过去一年,他已在CloudKitchens中引入食品加工机器人,并试验自动化厨房系统。
02 Uber的生存焦虑与战略突围
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压力已让Uber喘不过气。Waymo的robotaxi服务在旧金山等城市已变得“无处不在且颇受欢迎”,特斯拉也于本月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Robotaxi试点服务。
面对生存危机,Uber现任CEO达拉·科斯罗萨西采取了与卡兰尼克截然不同的策略:放弃自研技术,转向平台合作。目前Uber已与约18家自动驾驶公司建立合作网络,包括Waymo、文远知行等企业。
其中与文远知行的合作尤为深入。今年5月,Uber宣布向这家“全球Robotaxi第一股”追加1亿美元投资——这是其在自动驾驶领域金额最高的单笔投资。双方计划未来五年在欧洲、中东等15座城市部署数十万辆Robotaxi。
但合作版图仍存缺口:美国本土市场始终缺乏深度绑定的技术伙伴。收购小马智行美国子公司,正是填补这一战略空白的关键落子。
03 小马智行的无奈抉择
小马智行2016年诞生于硅谷,却在中国市场开花结果。这家拥有中美双运营基地的企业,虽已获得两国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卡车运营许可,但美国监管利剑始终高悬。
2025年初,美国商务部出台新规:禁止中国实体运营或维护在美使用的自动驾驶软件,最后期限设定为2026年3月6。政策压力下,拆分美国业务成为无奈选择。知情人士透露,小马智行工程师早在2022年就对技术源代码实施“分叉”,美国车辆运行的软件均在美国本土开发。
这种“技术隔离”为分拆扫清了障碍。随着分拆计划推进,小马智行已为美国子公司物色到特殊买家组合——卡兰尼克提供运营能力,Uber注入资金与场景。三方各取所需,构成微妙平衡。
04 从敌人到盟友:两位CEO的破冰之路
卡兰尼克与科斯罗萨西的关系曾是硅谷著名的敌对范本。如今谈判桌上的暖意,源自两人过去一年的秘密互动。
知情人士透露,两位CEO频繁交流机器人技术、外卖配送与自动驾驶前景,曾经的冰冷关系逐渐回暖。这种微妙变化在商业决策中显现:当Uber需要有人承接小马智行美国业务时,卡兰尼克成为理想人选——既能规避直接收购的监管风险,又能借助其创业基因激活业务。
更深的默契在于应对共同威胁。Waymo已在凤凰城通过Uber应用提供服务,却在旧金山要求用户使用自有应用,这种“合作+竞争”的模式侵蚀着Uber的护城河6。而马斯克明确拒绝与Uber合作,使特斯拉Robotaxi成为完全独立的竞争者。面对强敌,曾经的对手选择联手突围。
05 自动驾驶棋局的重构时刻
全球自动驾驶市场正经历深度洗牌。Uber的“多伙伴战略”已在中东初见成效:与文远知行在阿布扎比合作运营着中美以外最大Robotaxi车队,今年4月又拓展至迪拜。
同时,Uber与Waymo的合作持续深化。6月24日,双方宣布在亚特兰大推出覆盖168平方公里的robotaxi服务,这是继奥斯汀后的又一重要进展。在奥斯汀,Waymo车辆甚至印有Uber标识,彰显合作关系。
小马智行收购案若成功,将完善Uber的自动驾驶拼图:文远知行主导中东及亚洲市场,Waymo深耕美国特定城市,小马智行填补本土技术空白。这种分区协作模式,恰是科斯罗萨西“部署尽可能多自动驾驶汽车”理念的实践。
卡兰尼克可能坐在CloudKitchens的监控屏幕前,看着机械臂准备外卖餐食,同时审阅小马智行美国子公司的技术架构图。而在Uber总部,科斯罗萨西的团队正调试着与Waymo、文远知行的系统接口。
当Waymo在亚特兰大的街道投放第100辆自动驾驶车,当特斯拉的奥斯汀用户通过专属APP召唤Robotaxi,Uber正通过资本纽带编织一张覆盖全球的自动驾驶网络,将曾经的对手变为盟友。
这场创始人回归的资本戏码背后,是全球自动驾驶行业从单打独斗走向合纵连横的拐点。当监管高墙割裂技术版图,或许只有Uber这般“既合作又收购”的弹性策略,才能穿越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