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二维码成为数字生活的空气与水,这只曾掀起支付革命的蚂蚁,正将目光投向更辽阔的AI疆域。7月27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宣告战略转向:以AI为引擎开启第三个十年征程。
战略罗盘:三大坐标锚定未来
韩歆毅勾勒出清晰的转型路径:
- 支付宝双飞轮:深化数字生活与金融服务协同效应
- AI First战略:将人工智能植入集团发展基因
- 全球化加速器:推动技术能力出海破圈
“过去二十年,我们让金融服务像水电般普及;未来十年,要让AI服务成为新常态。”韩歆毅的宣言,标志着蚂蚁从金融科技公司向智能科技集团的跃迁。
智能管家:AI落地的三重渗透
蚂蚁正在生活场景布下AI棋局:
- 生活管家:智能日程管理融合消费场景
- 金融管家:AI投顾覆盖长尾客群
- 医疗管家:健康预警系统接入三甲医院
其中最具野心的落子当属具身智能——旗下灵波科技正全力攻克服务机器人技术,让AI突破屏幕界限走进物理世界。
支付革命:再造AI时代的”扫码时刻”
韩歆毅抛出震撼比喻:”传统支付如同燃油变速箱,已无法驱动智能电车。”为此蚂蚁祭出两大杀招:
- 支付MCP协议:实现智能体间自然语言支付(如”向咖啡机器人支付20元”)
- 跨境通证化:运用数字凭证技术,将跨境结算压缩至秒级,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这些创新直指AI时代核心痛点:当智能体自主决策消费时,人类还需手动扫码吗?
技术底座:撑起AI时代的四根支柱
面对AI规模化应用的挑战,蚂蚁正在加固底层能力:
图表
代码
多技术融合的”加固方案”,正是应对AI不确定性的终极策略。正如韩歆毅所言:”提升AI下限比追逐上限更重要。”
这场转型远非简单的技术升级。当蚂蚁将支付革命的基因注入AI战场,其终极目标已然清晰:再造一个让普通人平等享受智能科技的新纪元。就像当年扫码支付打破金融门槛那样,如今他们正试图拆解AI应用的最后壁垒——这场远征的终点,或许将是智能民主化的真正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