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GM市场分析

分享全球最新资讯,掌控交易动态!

TMGM官网:关税”三季度推高通胀,四季度拉低增长”:市场过于自满,大摩建议”多美债、空美元”

当市场还在为美欧贸易协议欢呼时,摩根士丹利已发出警告:关税对经济的”双刃剑”效应将分阶段显现,三季度通胀压力过后,四季度增长放缓将接踵而至。

TMGM官网分析:7月29日,摩根士丹利发布重磅报告《关税奇点》,指出当前市场对关税影响的评估过于乐观。报告揭示了一个关键时间错配:关税将在三季度推高通胀,却在四季度显著拖累经济增长。这种”先通胀、后衰退”的独特经济动态,正在创造”做多美国国债、做空美元”的战略窗口期。

01 关税的”双时滞效应”:通胀与增长的剪刀差

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团队发现,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两阶段特征。在实施初期(三季度),企业会通过提价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推高通胀;但随着时间推移(四季度),需求破坏效应开始主导,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

这种”双时滞效应”已在美国财政部的关税收入数据中得到印证。6月美国净关税收入按年化计算高达3270亿美元,占名义GDP的1%,相当于2024年企业所得税的65%。如此大规模的”隐形增税”正在悄然改变经济运行的轨迹。

高盛的预测与这一判断不谋而合。该行预计美国基准关税税率将从10%上调至15%,铜和关键矿物关税更将高达50%。这将导致2025年核心通胀累计上升1.7%,同时使今年GDP增速降低1个百分点。

02 市场为何”错判”关税影响?

当前市场对关税风险表现出令人担忧的自满情绪。标普500指数在7月再创新高,投资者似乎更关注美日、美欧贸易协议的”利好”,而忽视了关税对经济基本面的深层侵蚀。

这种误判源于三个认知盲区:

  1. 转嫁能力的误判:企业无法无限度地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摩根士丹利测算,若企业完全消化关税成本,美国非金融企业利润率将从13.8%骤降至11.7%,远低于15年移动平均值12.2%。
  2. 时间维度的忽视:市场倾向于线性思维,未能理解关税影响的非线性累积效应。就像”温水煮青蛙”,初期影响温和,但临界点后的破坏力会突然显现。
  3. 政策不确定性的低估:特朗普政府频繁调整关税政策,企业难以做出长期投资决策。汇丰报告指出,这种不确定性已导致美元指数2025年下跌10%,创1973年以来最差表现。

03 大摩的”反共识”交易策略

面对这一独特市场环境,摩根士丹利提出了明确的交易建议:

做多美国国债

  • 利率下行空间打开:随着四季度增长放缓,美联储降息预期将升温。摩根士丹利预计2026年美联储将降息175个基点,幅度超过当前市场定价10。
  • 期限溢价反转:美元与美国国债期限溢价之间已出现负相关关系,利率走低将进一步压制美元。
  • 避险需求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将推动资金流入美债这一传统避风港。

做空美元

  • 利差收窄: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收益率差异正在缩小,美元将面临结构性贬值压力。
  • 避险属性削弱:在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萎缩中,美元不再是无条件避险选择。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元指数到2026年年中将下跌9%至。
  • 资金外流加剧:外国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兴趣降温,进一步削弱美元需求。

04 经济”停滞风险”与联储政策困境

汇丰私人银行的最新报告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美国经济步向停滞?》。报告指出,沃勒(Christopher Waller)等联储官员已开始担忧经济低于趋势水平,且就业增长接近停滞。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彭博共识预测显示,到25年第四季,美国经济增长将较国会预算办公室的趋势估计低1.3个百分点。一旦增长低于趋势约1个百分点,就可能出现”较严重的下行”。

联储因此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通胀高于目标需保持政策审慎;另一方面增长放缓又要求宽松支持。这种政策困境将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

05 全球资本重新配置:逃离美元资产?

一个更深远的结构性变化正在发生:全球资本开始系统性重新评估美元资产配置。摩根士丹利观察到,外国投资者正在认真讨论是否减少对美国资产的敞口。

这种转变的驱动因素包括: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贸易和关税领域)
  • 美元结构性贬值预期
  • 非美市场相对价值显现

汇丰报告指出,在此环境下,印尼等新兴市场本币债券表现出色,过去三个月印尼政府债券总回报率超过5%3。这显示资本正在寻找美元资产以外的替代选择。

06 前瞻:三季度的通胀”假曙光”

当前市场的一个危险错觉是,将三季度可能出现的通胀升温视为经济健康的信号。高盛预计,美国核心通胀将在三季度达到3.3%的峰值2,但这主要是关税的短期传导效应,而非需求拉动的健康通胀。

投资者需警惕这一”假曙光”,因为紧随其后的可能是:

  • 企业利润率压缩导致的盈利下修
  • 消费需求破坏引发的增长放缓
  • 政策响应滞后带来的市场波动

摩根士丹利警告,历史表明经济衰退前股市的表现往往具有误导性。在NBER宣布的15次衰退中,有4次标普500指数在衰退开始的当月或之后达到峰值7。当前股市创新高并不能排除即将到来的增长风险。

07 投资启示:穿越”关税奇点”

面对这一复杂环境,投资者应考虑以下策略调整:

  1. 久期策略:增加美国国债配置,特别是5年期关键利率的久期多头,以及3年期-30年期的曲线陡峭化策略。
  2. 货币对冲:对美元敞口进行必要对冲,关注欧元、日元等可能受益于美元贬值的货币。
  3. 质量优先:在股票投资中聚焦优质资产——杠杆率低、现金流稳定的企业更能抵御利润率压缩风暴。
  4. 全球分散:增加对美国以外市场的配置,特别是政策确定性较高、受关税影响较小的区域。
  5. 波动率管理:考虑买入波动率保护,因关税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市场剧烈震荡。

摩根士丹利用”关税奇点”这一概念警示投资者:我们正处在一个政策与经济关系的临界点,传统市场逻辑可能失效。在这个新世界中,理解关税的双时滞效应,将成为穿越市场迷雾的关键罗盘

当多数人还在为眼前的贸易协议欢呼时,聪明的资金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增长寒冬布局。历史将再次证明,在市场转折点上,与共识反向而行的勇气,往往是获得超额回报的前提。

Share the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