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6月17日,越南工贸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面对美国提出的“减少对中国高科技依赖”的要求,十余名本土制造商代表面色铁青。一位与会者会后向路透社透露:“多数企业警告,若立即执行美方要求,业务将被彻底摧毁。”这番直言不讳的抗议,直指特朗普政府挥舞的关税大棒——7月9日起对越南产品加征46%关税的威胁已进入最后倒计时。
路透社16日曝光的谈判细节显示,美国在关税谈判中明确要求越南在出口美国的设备中减少使用中国技术,尤其针对在越南组装的虚拟现实设备等高科技产品。一名参与谈判的消息人士直言:“这是供应链重组的一部分,最终目标是加速美中高科技‘脱钩’,同时提升越南工业产能。”然而这一看似“双赢”的表态背后,是越南制造业的生死困境。
01 科技脱钩:美国霸权逻辑下的产业链重构
美方的要求直击越南制造业命脉。作为苹果、三星、Meta和谷歌的重要生产基地,越南高度依赖中国的技术输入:2024年中国对越出口的440亿美元科技产品中,电子元件、计算机和手机占比高达30%;同期越南对美国出口的330亿美元科技产品中,28%属于同类商品。
这种“三角贸易”模式已成为全球产业链的经典范式——中国提供核心零部件,越南进行组装加工,最终产品销往美国。而今美国的政策利刃正试图切断这一链条。
更深层的博弈在于半导体领域。尽管美国去年与越南建立半导体伙伴关系,提供200万美元种子资金用于劳动力培训,但现实差距触目惊心:越南在复制中国供应链的规模和成熟度方面落后15至20年410。驻越南供应链专家卡洛·基安多内指出:“越南企业可以快速追赶纺织业,但电子产业链的复杂度是量级差异。”
02 越南困境:野心与现实间的致命鸿沟
在半导体这一关键战场,越南的雄心遭遇残酷现实。虽然美国格芯在新加坡斥资40亿美元建厂,安靠科技在越南北宁省兴建全球最大封装厂,但人才短板成为无法逾越的障碍:
- 全国仅5000-6000名训练有素的硬件工程师
- 五年内需求预计达2万名,十年内需5万名
- 当前人才储备仅为未来十年需求的十分之一
“工程人才是主要挑战”,Marvell首席执行官马特·墨菲的担忧道破天机。尽管该公司计划三年内将越南员工增加50%,但短期内仍需依赖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招募工程师。
更严峻的是基础设施瓶颈。2024年越南北部地区出现严重电力短缺,直接冲击三星供应商Hana Micron Vina等企业的生产。当美国要求越南“更谨慎控制供应链”时,这些基础短板让谈判桌上的越南代表如坐针毡。
03 霸权本质:科技霸凌的战略图谋
美国此次施压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系统性科技霸权的最新注脚。中国外交部今年2月发布的《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报告中早已揭露:美国推行垄断打压的科技霸权,借国家安全之名将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
这种霸权的运作机制具有鲜明特征:
- 长臂管辖:通过关税手段胁迫第三国调整产业链
- 规则双标:对核能等本土优势技术持续补贴,却提前削减光伏税收抵免
- 话语操控:以“供应链重组”美化科技脱钩实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员梁怀新直指本质:“美国要求越南以排除中国交‘投名状’,其基本逻辑是一贯的霸权行径。” 这种霸权不仅体现在科技领域,更延伸到文化舆论操控——美国一边培植自身“黑金、黑论、黑嘴”的舆论产业链,一边通过种种手段让别国媒体“消音”。
04 博弈迷局:供应链重组中的多方角力
面对7月9日的高压线,越南展开艰难平衡。一方面,财政部代表团5月在美国密集会晤英特尔、Meta高层,推动半导体与AI合作5;另一方面,工贸部紧急组织企业会议,试探本土零部件替代可能性。
企业端的反馈却给这轮自救泼了冷水。虽然部分企业表示愿意配合增加本土供应,但集体呼吁需要时间和技术支持。业内高管坦言:“越南本土工业生态系统在规模与复杂度上远落后中国。” 这种差距体现在具体产品上:若要替换一部iPhone中的中国零部件,越南供应商目前只能满足外壳、包装等低技术组件。
地缘政治的天平也在微妙变化。在传出美国施压消息的同时,越南宣布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越科技部官员5月更公开表示:“对寻求先进技术的越南企业而言,中国科技发达、前景广阔。” 这种多元外交姿态暗示着越南不愿完全倒向任何一方。
中国商务部已发出明确警告:“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将坚决对等采取反制措施。” 当美国试图用关税大棒重构产业链时,三方博弈的复杂性远超预期。
河内一家三星供应商的车间里,工程师陈文山正在检测刚到的中国产电路板。他面前的显微镜下,精密线路构成微小而复杂的迷宫。“没有这些元件,整条生产线会停工,”他苦笑道,“难道美国人以为我们能一夜之间变出替代品?”
这种困惑折射出霸权逻辑下的根本矛盾:当美国强推科技脱钩时,越南的产业现实却是——2023年中国零部件占越南科技出口产品价值的35%以上,而本土化率尚不足15%。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霸权霸道霸凌就是美式标准”,而历史证明,这种标准终将损人不利己。
随着7月9日的关税大限逼近,越南的抉择不仅关乎自身经济,更将成为检验全球产业链韧性的试金石。当霸权遭遇发展权,当政治算计碰撞产业规律,这场没有硝烟的科技战争,注定没有真正的赢家。